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会长单位(主管:国资委  指导:中宣部)
欢迎您访问企业信用网! [请登陆] [免费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企业信用网 >> 行业自律
金融机构评级: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
来源:中国信用网www.cn-xyw.com  时间:2010-6-18 发布人:admin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包括多个种类,目前开展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主要包括债项评级(金融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主体评级等。

  一、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基本理念

  1.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是通过对影响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偿债意愿所进行的评估,是对信用风险的综合评价,并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表示。

  2.信用评级是对银行债务到期违约可能性或违约损失率的估计。其中,违约是指债务人未能按时偿还债务,或者债务人明显缺乏清偿债务的能力。

  3.银行信用评级仅仅是对银行信用质量的评价,没有考虑市场价格和投资者偏好等其他投资决策因素,信用评级结果只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参考,评级机构不承担投资者采用评级结果后的法律责任。

  4.在信用等级有效期内,信用评级机构会密切关注银行的有关情况及其变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跟踪评级。发生重大问题或事项,信用评级机构随时进行跟踪评级,评级结果有可能会变化。

  二、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特点

  联合资信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主要特点:

  (一)以相关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制度为重要评级依据
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管对银行抵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既是监管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银行的风险特点、风险控制的基准。因此,对银行的信用评级要密切关注监管部门的各项监管要求,参考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相关法规文件可参阅公司网页。

  (二)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具体的评级过程中,联合资信采用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从本质上讲,信用评级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定性判断。

  (三)历史分析与未来预测、跟踪相结合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本质在于分析银行的未来偿付能力,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必须有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视角。既要对受评银行的历史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又要准确地把握当前的经营环境和风险状况,并在此分析基础之上,对受评银行的未来风险进行预测和判断。

  三、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框架

  联合资信银行信用评级框架结构图如下:
 

  四、商业银行主体、债项评级等级符号及含义

  (一)商业银行主体评级

  商业银行的主体评级是对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和风险防范能力的综合分析,是对银行所承担各种债务(整体债务)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的综合评价。本质上讲,银行主体评级就是对银行长期无担保优先债务的评级,也称为发行人评级。

  联合资信商业银行主体评级的信用等级设置采用三等九级制。一等(投资级)包括四个信用级别,即AAA级、AA级、A级和BBB级,二等(投机级)包括四个信用级别,即BB级、B级、CCC级和CC级,三等(破产级)包括一个信用级别,即C级。

  A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A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BBB级: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BB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违约风险。

  B级: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CCC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级: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级:不能偿还债务。

  除AAA级和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二)商业银行债项评级

  商业银行的债项评级主要包括金融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债券评级。债券评级需要通过分析银行整体实力并结合特定的债务条款和保护性条款来评估偿付能力,确定其信用等级。

  1.商业银行长期债项评级等级符号及含义

  联合资信商业银行长期债券(金融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的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各等级的含义如下:

   A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A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BBB级: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BB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违约风险。

  B级: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CCC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级: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级:不能偿还债务。

  除AAA级和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2.商业银行短期债项评级等级符号及含义

  联合资信商业银行短期债券信用等级划分为四等六级,符号表示分别为:A-1、A-2、A-3、B、C、D。其等级含义如下:

  A-1级:为最高级短期债券,其还本付息能力最强,安全性最高。

  A-2级:还本付息能力较强,安全性较高。

  A-3级:还本付息能力一般,安全性易受不良环境变化的影响。

  B级:还本付息能力较低,有一定的违约风险。

  C级:还本付息能力很低,违约风险较高。

  D级:不能按期还本付息。

  每一个信用等级均不进行微调。

  (三)跟踪评级与展望

  联合资信将对受评对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评级。

  信用评级评估的是商业银行目前及未来信用状况,为揭示银行信用状况在未来相对较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变化,联合资信设置了展望评级,包括“正面、稳定和负面”等。

  五、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主要考察因素

  联合资信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基本分析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营运环境

  营运环境对银行业的经营发展十分重要。经济环境分析旨在考察经济环境变化对银行业运营可能产生的影响。考察的因素包括国内外及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致力于改善这些问题的政策可能给经济带来的不利或有利影响。

  行业环境要分析银行业内部的发展与竞争状态;同业竞争、混业经营的影响;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评价银行业监管体系对银行业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有无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银行的总体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这是银行稳健发展的基本保证。

  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实际运作机制与体制。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再到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高效。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结构是否合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各专门委员会实际履行职责情况,是否具备独立性。银行是否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分析银行发展战略的前瞻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是否围绕战略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步骤;同时评价银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战略规划是否一致。

  银行的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体系是否完善。考察银行各项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在于分析制度的完善度与具体执行情况。

  (三)业务经营分析

  本部分的重点在于能够用具体的一些纵向和横向的量化指标揭示出银行的业务经营特点和竞争力。

  根据业务模块对营业收入或利润的贡献度,对业务进行分类评估,如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交易业务等,分析重点为每类业务的主要产品及在银行中的重要性和在市场中的地位,发展战略和措施。

  (四)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1)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分析

  银行是否建立了覆盖各项业务、全行范围的风险管理系统,如何开发、运用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和模型,对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银行是否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及时修改完善风险控制的制度、方法和手段,以控制新出现的风险或以前未能控制的风险。银行的风险评估是否既针对单一业务,又针对并表机构的其他业务;风险评估是否考虑了风险的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方面的特性。

  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并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有效性。

  (2)信用风险管理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或交易对手无力履约的风险。信用风险定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是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客户信用评级、贷款与授信的政策、决策程序、风险控制标准与措施、权限划分、贷款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呆坏帐的处置政策,资产质量的分类标准、水平和分类的真实性分析;是否建立完善的信贷决策程序和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能否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等。定量分析主要是根据行业水平、监管要求等,进行有关指标的比较和分析,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定量指标主要有:不良贷款率、信用风险集中度、关联贷款等。

  评级还要考察银行债券投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债券的品种,信用等级分布;信用风险涉及的担保、承兑、贷款承诺以及衍生品业务等。

  (3)市场风险管理分析

  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的变动导致银行表内和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
考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风险衡量技术、利率波动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尤其对投资的影响等。分析汇率风险对银行经营影响的主要表现方面,要考量银行外汇风险敞口头寸以及汇率风险敏感度以及市场风险资本计量。

  (4)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揭示了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情况以及从外部融资的能力(包括可能性和融资成本),反映了商业银行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商业银行应通过资产负债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压力测试及制定应急计划等方法和技术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的管理。

  (5)操作风险管理分析

  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来源,对操作风险的重视度,采取的措施,近年有无大案要案发生,有无受到监管当局通报批评等;主要通过对制度和信贷、存款的操作流程的监控及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等进行实地考察来确认操作风险的实际控制情况。定量指标有:案件发生率、案件平均发生金额等。

  (五)财务分析

  (1)资产质量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性决定了其资产组合承载了不同性质和类别的风险。因此,我们要评价商业银行资产的整体质量,分析银行资产中潜在的风险。主要的定量指标有: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贷款拨备覆盖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等。

  (2)负债分析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借入资金开展贷款等资产业务,负债来源稳定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分析商业银行负债要考虑负债结构、存款的集中度、负债的期限分布。主要的定量指标有:存款客户集中度、核心负债依存度等。

  (3)盈利能力分析

  在评估银行盈利能力时,考虑的核心问题是盈利水平、趋势和稳定性,即银行的长期核心盈利能力。同时,还要分析银行盈利的质量,比如应收未收利息、应付未付利息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要分析银行成本费用的主要构成,预测成本费用的增长趋势;应综合考虑收入、成本费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以此判断银行盈利的变化趋势。

  主要的定量评估指标包括:收入增长指标、净息差(净利差)、成本收入比、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等。

  (4)流动性及偿债能力分析

  主要考察银行是否建立稳定的流动性管理体系,较好地控制流动性风险。主要的定量指标包括:备付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存贷款比例等。

  (6)资本充足性分析

  资本充足性分析:资本总量、构成、资本(核心)充足率分析;分析核心资本构成和附属资本构成的稳定性。分析银行不良资产的状况对银行资本的影响,重点考察银行资产损失程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及其对银行资本构成的影响。主要定量指标:杠杆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等。

  (六)债券偿债能力分析

  (1)债券限制与保护性条款对债券偿还风险的影响分析

  对于特定的债务评级,应包括债券有关条款的具体分析,如债券担保、债券筹金的用途、财务限制条款等;重点说明分析债券的清偿顺序和分析到期前利息延期支付、到期时本金和利息延期支付的风险。

  (2)对债券的偿债能力分析

  金融债:债券发行后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现金流的保障程度;可迅速变现资产对债券的保障程度;

  次级债:股东权益/次级债余额;(股东权益+混合资本债)/次级债余额;净利润/次级债余额;现金流的保障程度;可迅速变现资产对次级债保障程度;

  混合资本债:股东权益/混合资本债余额;净利润/(次级债余额+混合资本债);现金流对(次级债余额+混合资本债)的保障程度;可迅速变现资产对(次级债余额+混合资本债)保障程度。

  附件1  评级工作计划

  1. 评级工作计划

  时间 阶段 内    容

  T日前
 

  前期准备
 

  评级机构与发行人签订《信用评级委托协议书》;

  发行人按《信用评级委托协议书》一次性支付评级费用;

  评级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及发行人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或中支征信管理处提交报备材料;

  评级机构向发行人发出《信用评级所需资料清单》;

  发行人按《信用评级所需资料清单》要求,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相关资料。

  T日~T+3日 实地调查 评级机构成立信用评级项目工作小组(简称“项目组”);

  项目组进行前期研究;

  项目组审查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并对企业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拟定《信用评级访谈要点》;

  项目组根据《信用评级访谈要点》进行现场调查,访谈对象包括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高管人员、相关业务部门,并进行现场考察;

  必要时进行外部访谈;

  根据需要,项目组向企业提出需进一步提供的补充资料清单。

  T+4日~T+10日 初评 项目组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一步整理和确认,并进行数据处理,输出信用评级报告附表和定量指标表;

  项目组根据前期研究、现场调查及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撰写《信用评级分析报告》;

  项目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信用级别进行总体定性判断,给出初评信用级别。

  T+11日~T+14日 信用等级评定 召开信用评级委员会会议,投票决定信用级别;

  项目负责人根据信用评级委员会提出的意见,修改《信用评级分析报告》

  T+15日 公布信用级别 向发行人发送《信用评级报告》,包括:《信用等级通知书》、《信用等级公告书》、《信用评级分析报告》、《跟踪评级安排》以及有关承诺函、公司营业执照、资质证明等材料;

  发行人在收到《信用评级报告》七日内对评级结果无异议,即视评级工作结束。如债券发行人有充分理由认为评级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可在收到《信用评级报告》七日内提出书面复评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补充材料;

  项目组在收到复评申请书及相应的补充材料后三日内,做出是否受理复评的答复;受理复评后,复评期限不应超过15天;

  项目组将重复评级过程给予复评,复评结果为最终信用级别,且复评仅限一次;

  向发行人发出《信用级别复评报告》;

  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及发行人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或支行征信管理处报送《信用评级报告》或《信用级别复评报告》;

  按照相关要求,公布信用评级报告;

  对信用评级资料进行保密处理及归档。

  T+15日后 跟踪评级 评级机构要及时对评级对象进行跟踪评级,并出具《跟踪评级分析报告》;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跟踪评级;

  评级机构将密切关注发行人的经营管理状况及特发事项,进行不定期跟踪评级。如发现发行人出现重大变化,或发现其存在或出现可能对信用级别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时,将落实有关情况并及时评估其对信用级别产生的影响,据以确认或调整原信用级别;

  评级机构将及时公布跟踪评级结果;

  如发行人不能及时提供评级机构要求的有关资料及情况,评级机构将根据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整信用级别,必要时,可公布信用级别暂时失效。